空中结缘2011 粤语

空中结缘2011

自一九八一年七月五日起,香港電台第五台與佛學班同學會聯合製作佛學廣播節目「空中結緣」,由黃燕雯/廖垣添/岑寛華/葉瑞麗/吳潔珠/呂美華/鄧家宙等眾居士分別輪流主持佛學講座,深入淺出闡釋佛學常識及佛理;劇化故事取材自佛經,使聽眾透過劇中人物遭遇更容易了解佛理;另設有聽眾信箱環節解答聽眾問題。 想收聽昔日「空中結緣」,「普通話空中結緣」或進一步探討佛學 , 可上網到佛學班同學會的「空中結緣」網頁收聽。 http://www.budyuen.com.hk

01-唯摩經之四
02-1522唯摩經之五
03-唯摩經之六
04-往生淨土
05-打工夫
06-新年素食
07-素食有益
08-青山寺 之一
09-青山寺之二
10-青山寺之三
11-青山寺之四
12-青山寺之五
13-青山寺之六
14-公益事務
15-終身監禁犯的來信
16-健康長壽之道
17-眾緣和合之一
18-眾緣和合之二
19-什麼是道
20-豪放的人生
21-情緒及解脫
22-暮鼓晨鍾
23-開光
24-風水學
25-上香
26-浴佛節
27-佛陀小傳之一
28-佛陀小傳之二
29-佛陀小傳之三
30-佛陀小傳之四
31-佛陀小傳之五
32-佛陀小傳之六
33-佛陀小傳之七
34-佛陀小傳之八
35-佛陀小傳之九
36-佛陀小傳之十
37-三法印
38-佛家改變命運
39-佛陀的智慧
40-真諦俗諦(上)
41-真諦俗諦(下)
42-佛教的熱誠
43-佛教的願力
44-空中結緣主題曲_緣_的解釋
45-觀無量壽佛經
46-佛教的特質
47-1567
48-善的意義(上)
49-善的意義(中)
50-善的意義(下)
51-佛教的現代觀念
52-勸法菩提心文

在线收听:


目录内提供网盘下载链接
回目录

空中结缘2010 粤语

空中结缘2010

自一九八一年七月五日起,香港電台第五台與佛學班同學會聯合製作佛學廣播節目「空中結緣」,由黃燕雯/廖垣添/岑寛華/葉瑞麗/吳潔珠/呂美華/鄧家宙等眾居士分別輪流主持佛學講座,深入淺出闡釋佛學常識及佛理;劇化故事取材自佛經,使聽眾透過劇中人物遭遇更容易了解佛理;另設有聽眾信箱環節解答聽眾問題。 想收聽昔日「空中結緣」,「普通話空中結緣」或進一步探討佛學 , 可上網到佛學班同學會的「空中結緣」網頁收聽。 http://www.budyuen.com.hk

01-佛陀小傳之二
02-佛陀小傳之三
03-佛陀小傳之四
04-佛陀小傳之五
05-佛陀小傳之六
06-佛陀小傳之七
07-佛陀小傳之八
08-佛陀小傳補遺之一
09-佛陀小傳補遺之二
10-盂蘭節
11-六祖壇經摘要之一
12-六祖壇經摘要之二
13-六祖壇經摘要之三
14-六祖壇經摘要之四
15-六祖壇經摘要之五
16-淨土行之一
17-淨土行之二
18-淨土行之三
19-淨土行之四
20-淨土行之五
21-淨土行之六
22-無常改變
23-唯摩經之一
24-唯摩經之菩薩品之二
25-唯摩經之菩薩品之三

在线收听:


目录内提供网盘下载链接
回目录

文化四合院-山河传说 粤语

文化四合院-山河传说

神州大地,山河名勝,令人神往。圍繞著這些多采多姿的山川風物,流傳的許多生動感人的民間傳說,皆是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同時也可幫助我們了解山河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

佛教文化在中国历史一直有深刻影响,各地的名胜古迹,不少是涉及到佛教的故事。

主持︰鄭啟明

#01 廬山 (1) 秦始皇趕山 / 牯牛嶺
#02 廬山 (2) 竹林隱寺 / 月照松林
#03 廬山 (3) 仙人洞 / 乾隆皇帝遊廬山
#04 廬山(4) 五老峰 / 姊妹峰
#05 廬山 (5) 蘇東坡「西李碑」
#06 廬山 (6) 陶淵明掛印辭鄉
#07 廬山 (7) 御碑亭 / 廬山三峽橋圖 / 觀音橋
#08 廬山 (8) 杏林 / 金星宋硯 / 雲霧茶
#09 長江三峽 (1) 奉節
#10 長江三峽 (2) 八陣圖
#11 長江三峽 (3) 師徒修橋/ 灔灝堆
#12 長江三峽 (4) 神女峰
#13 長江三峽 (5) 巴東
#14 長江三峽 (6) 屈原 (上)
#15 長江三峽 (7) 屈原 (下)
#16 長江三峽 (8) 王昭君 (上)
#17 長江三峽 (9) 王昭君 (下)
#18 長江三峽 (10) 奇石
#19 長江三峽 (11) 詩與水
#20 長江三峽 (12) 張飛廟
#21 長江三峽 (13) 玉泉塔/ 天然塔
#22 長江三峽 (14) 巫山雲雨 / 箭穿峽
#23 杭州 (1)
#24 杭州 (2)
#25 杭州 (3)
#26 杭州 (4)
#27 杭州 (5) 靈隱寺
#28 杭州 (6) 岳墳
#29 杭州 (7) 白堤
#30 杭州 (8) 蘇堤春曉
#31 杭州 (9) 一株楊柳一株桃
#32 杭州 (10) 龍井茶葉虎跑水
#33 杭州 (11) 梅妻鶴子鹿家人
#34 杭州 (12) 錢江潮
#35 杭州 (13) 吳山
#36 杭州 (14) 寶俶塔與雷峰塔
#37 南京 (1) 玄武湖 (上)
#38 南京 (2) 玄武湖 (下)
#39 南京 (3) 莫愁湖
#40 南京 (4) 秦淮河
#41 南京 (5) 明孝陵
#42 南京 (6) 靈谷寺與雞鳴寺
#43 南京 (7) 栖霞山
#44 南京 (8) 火燒功臣樓
#45 南京 (9) 繡球山
#46 南京 (10) 狀元境與顧樓街
#47 太湖 (1) 無錫 (上)
#48 太湖 (2) 無錫 (下)
#49 太湖 (3) 惠山泥人
#50 太湖 (4) 惠山寺
#51 太湖 (5) 寄暢園
#52 太湖 (6) 梅園
#53 太湖 (7) 蘇州
#54 太湖 (8) 蘇州園林
#55 太湖 (9) 蘇州西園寺
#56 太湖 (10) 寒山寺
#57 太湖 (11) 姑嫂塔與七子山
#58 太湖 (12) 虎丘探奇
#59 太湖 (13) 孫武亭與賴債廟
#60 太湖 (14) 靈岩山
#61 太湖 (15) 天平山與鄧尉山
#62 太湖 (16) 洞庭東山和西山
#63 五台山 (1)
#64 五台山 (2) 顯通寺
#65 五台山 (3) 塔院寺與菩薩頂

在线收听:

资料来源:香港電台節目重溫
目录内提供网盘下载链接
回目录

观成法师-20 佛说出家功德经 粤语 GC(020)

在线收听:


目录内提供网盘下载链接
回目录

佛說出家功德經
失譯人今附東晉錄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舍離城中。有一梨車。名
鞞羅羨那(秦言勇軍)。譬如天與諸天女共相娛樂。時此王子。與諸婇女。在閣上共相娛
樂。耽於色欲亦復如是。爾時世尊。以一切智。聞彼樂音。告阿難言。我知此人。貪
五欲樂者。不久命終。却後七日。當捨如是眷屬快樂。決定當死。阿難如此人。若當
不捨欲樂不出家者。命終或能墮於地獄。爾時阿難。頂奉佛教。欲利益此王子故。次
至其舍。爾時王子。聞阿難在外。即出奉見。以敬念故。請阿難入坐。坐已未久。爾
時王子。起恭敬心。白阿難言。善哉好親友來。今正是時。我今見汝。踊躍歡喜。汝
字歡喜。汝今當教告我佛所教法。令我歡喜。爾時王子。如是三請。阿難為欲作大利
益。默然無言。王子又言。鞞陀呵牟尼大仙。利益一切眾生。有何嫌恨。默然無所說
。不見少告時第三師。持佛法藏。利世間者。慘然告言。汝今善聽。却後七日。汝當
命終。汝若於此五欲樂中。不能覺悟。不出家者。命終或當墮地獄中。佛一切智人。
正語正說。記汝如是。譬火燒物。終不虛發。汝諦思惟。時彼王子。聞此語已。甚大
憂怖。愁憒不樂。受阿難教。我當出家。定且聽更六日受樂。第七日中。我辭家眷屬
。定必出家。阿難可之。第七日畏生死故。求佛出家。佛即聽之。一日一夜。修持淨
戒。即便命終。燒香畢已。尊者阿難。與其眷屬。往白佛言。世尊此鞞羅羨那比丘。
今已命終。神生何處。時佛世尊。天人之師。一切智人。以大梵音。勝出雷鼓迦陵頻
伽眾妙音聲。以八種音。告阿難言。此鞞羅羨那比丘。畏於生死地獄苦故。捨欲出家
。一日一夜。持淨戒故。捨此世已。生四天王天。為北方天王毘沙門子。恣心受於五
欲快樂。貪受五欲。與諸婇女。共相娛樂。壽五百歲。五百歲已。命終轉生三十三天
。為帝釋子。具受五欲。極天之樂。天妙婇女。恣意千歲。壽盡生焰天。為焰天王子
。自恣受天色聲香味觸。快心欲樂。受天二千歲已。命終生於兜率天王子。恣心受於
五欲快樂。目視相欲。心自厭足。常談法語解脫智慧。壽天中壽。滿四千歲已。命終
往生自在天上。為天王子。受種種五欲妙樂。於婇女中。化應恣意八千歲。八千歲已
。命終生他化自在天。為天王子。此第六天。其中欲樂。下五天中。所不能及。生此
中已。受最妙樂眾樂之藏。受此樂時。心極迷醉。具足受於諸妙勝樂。萬六千歲。如
是受樂。於六欲天。往來七反。此毘羅羨那。以一日一夜出家故。滿二十劫。不墮地
獄饑鬼畜生。常生天人。受福自然。最後人中。生富樂家。財富珍寶具足。壯年已過
P. 2
。諸根熟時。畏惡生老病死患故。厭世出家。剃除鬚髮故。身披法服。勤修精進。持
四威儀。常行正念。觀於五陰苦空無我。解法因緣。成辟支佛。名毘流帝。於是時。
放大光明。多有人天。生於善根。令諸群生種於三乘解脫因緣。爾時阿難。叉手白佛
言。世尊。若當有人放人出家。若有出家者。任其所須。得幾所福。若復有人。毀破
他人出家因緣。受何罪報。唯願世尊。具盡告示。佛告阿難。汝若具滿於百歲中。問
我此事。我以無盡智慧。除飲食時。滿百歲中。廣為汝說。此人功德。猶不能盡。是
人恒生天上人中。常為國王。受天人樂。若有於此沙門法中使人出家。若復營佐出家
因緣。於生死中。常受快樂。我滿百歲。說其福德。不可窮盡。是故阿難。汝滿百歲
。盡壽問我。我至涅槃。說此功德。亦不能盡。佛告阿難。若復有人。破壞他人出家
因緣。即為劫奪無盡善財福藏。壞三十七助菩提法涅槃之因。設有欲壞出家因緣者。
應善觀察如是之事。何以故。緣此罪業。墮地獄中。常盲無目。受極處苦。若作畜生
。亦常生盲。若生餓鬼中。亦常生盲。在三惡苦。久乃得脫。若生為人。在母腹中。
受胎便盲。汝於百歲。常問是義。我百歲以無盡智說是罪報。亦不可盡。於四道中。
生而常盲。我終不記。此人當有得脫時。所以者何。皆由毀出家故。或成就無邊功德
。以破如是善因緣故。受無量罪。由障出家故。於此清淨智慧鏡中。為於解脫諸善法
故。若見出家修持淨戒趣解脫處。破他出家。為作留難。以是因緣故。生便常盲。不
見涅槃。由毀出家故。常觀癡等十二因緣。應得解脫。以毀破他智慧眼故破出家緣。
覆慧眼故。從生至生。常盲無目。不見三界。緣障出家故。出家應見五陰二十我見人
趣正道。破出家因壞正見故。所生常盲。不見正道。出家應見一切法聚善法住處。應
觀諸佛清淨法身。以破出家善因緣故。所生常盲。不能覩見佛法身。以因出家應具沙
門形貌及與持戒清淨福田種佛道因破出家故於善法中斷一切望。由是罪緣。生生常盲
由毀出家故。出家應善觀察一切身心。皆苦無常無我不淨破他出家。為作留難。則破
此眼。破此眼故。不見四道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正道趣涅槃城。
是罪緣故。所生常盲。乃至不見空無相無作清淨善法向涅槃城。是以智慧之人。知出
家者。應當成就如是善法不應破壞善法因緣。獲如是罪。誰毀破他人如是出家沙門正
見因緣者。終不能得見涅槃城。所生常盲。若復有人滿百劫中餘方出家修持淨戒。若
復有人。於此閻浮提。出家持戒。一日一夜。乃至須臾。清淨出家。於十六分。彼百
劫出家持戒。十六分中不及其一。若有顛倒婬姊妹女。不應婬處強生慳嫉。此中罪報
。不可計限。若有一人。能正思惟有出家心。欲捨諸惡。若復有人。破壞此人出家因
緣。不令願滿。是罪因緣增長於前。復倍百劫。爾時阿難。復白佛言。世尊。此毘羅
羨那。所種善根。生尊貴處。當受福樂。為過去世亦有善行。為但齊今一日一夜出家
功德受爾許福。佛告阿難。汝不應觀過去因緣。於此一日一夜。清淨出家故。此善根
。六欲天中。七反受福。二十劫中常受生死。世間之樂最後人中。生福樂家。壯年已
過。諸根熟時。畏於生老病死苦故。出家持戒。成辟支佛
P. 3
  佛告阿難。我今說喻。汝當善聽。譬四天下。東弗婆提。南閻浮提。西瞿耶尼。
北欝單越。滿中阿羅漢。若稻麻叢林。若有一人。滿百歲中。盡心供養。此諸羅漢。
衣服飲食。病瘦醫藥。房舍臥具乃至涅槃。後若起塔廟。種種珍寶花香瓔珞。幡蓋伎
樂。懸諸寶鈴。掃灑香水。以諸偈頌。讚歎供養。所得功德。若有人為涅槃故出家受
戒。乃至一日一夜所作功德。比前功德。十六分中不及其一。以是因緣。善男子當應
出家修持淨戒。諸善男子。諸須功德者。求善法者。自受法者。不應留難出家因緣。
應勤方便勸作令成。時諸大眾。聞佛所說。莫不厭世。出家持戒。有得須陀洹。乃至
阿羅漢者。有種辟支佛善根者。有發無上菩提心者。皆大歡喜。頂戴奉行

观成法师-19 佛法问与答 粤语 GC(019)

在线收听:


目录内提供网盘下载链接
回目录

了一法师-20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粤语 (ly)020

在线收听:
ly020-01-01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一,第1-15講
ly020-02-01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二,第1-26講
ly020-03-01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三,第1-12講
ly020-04-01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四,第1-8講
ly020-05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五 第1-12講
ly020-06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六 第1-16講
ly020-07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七 第1-7講
ly020-08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七 第8講 至 卷八 第四講 (完)
在线收听:

资料来源:心靈環保慈悲基金會
目录内提供网盘下载链接
回目录

了一法师-19阿難七夢經 粤语 (ly)019

在线收听:

资料来源:心靈環保慈悲基金會

阿難七夢經
[東晉天竺三藏竺曇無蘭譯]

阿難在舍衛國。有七種夢。來問於佛。一者陂池火炎滔天。二者夢日月沒星宿亦沒。三者夢出家比丘。轉在於不淨坑塹之中。在家白衣。登頭而出。四者夢群猪來觝揬栴檀林怪之。五者夢頭戴須彌山。不以為重。六者夢大象棄小象。七者夢師子王名華撒頭上。有七毫毛。在地而死。一切禽獸。見故怖畏。後見身中蟲出。然後食之。以此惡夢。來問於佛。佛時在舍衛國普會講堂上。與波斯匿王。說法苦習滅得道。為樂見阿難憂色愁苦叵言。佛告阿難。汝於夢者。皆為當來五濁惡世。不損汝也。何為憂色。第一夢陂池火炎滔天者。當來比丘。善心轉少。惡逆熾盛。共相殺害。不可稱計。第二夢者日月沒星宿亦沒。佛泥洹後。一切聲聞。隨佛泥洹不在世。眾生眼滅。第三夢出家比丘。轉在於不淨坑塹之中。在家白衣。登頭出者。當來比丘懷毒嫉妬。至相殺害。道士斬頭。白衣視之。諫訶不從。死入地獄。白衣精進。死生天上。第四夢者。群猪來觝揬栴檀林怪之者。當來白衣。來入塔寺。誹謗眾僧。求其長短。破塔害僧。第五夢者。頭戴須彌山。不以為重者。佛泥洹後。阿難當為千阿羅漢。出經之師。一句不忘。受悟亦多。不以為重。第六夢者。大象棄小象。將來邪見熾盛。壞我佛法。有德之人。皆隱不現。第七夢師子死者。佛泥洹後。一千四百七十歲。我諸弟子修德之心。一切惡魔不得嬈亂。七毫者七百歲後事阿難七夢經


目录内提供网盘下载链接
回目录

了一法师-18慈山寺談五蘊講座 粤语 (ly)018

了一法师讲于2017-7-9,地点:香港慈山寺
在线收听:

资料来源:心靈環保慈悲基金會
目录内提供网盘下载链接
回目录

甘国卫居士-16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粤语 (ggw16)

甘国卫居士-16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波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身香味觸法。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得故。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
無罣礙故。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
三世諸佛。依波若波羅蜜多故。
得阿藐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
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
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故說波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资料来源:普贤佛教影音网站
目录内提供网盘下载链接
回目录